为了了解郧西地域非遗文化,促进郧西文化传播与发展,于8月4日-6日在七夕之际,888集团官网郧西七夕文化传承调研小分队开展了本次暑期社会实践。


七夕广场 汉白玉织女像和铜雕像牛
汉白玉织女像以中国传统的装饰性雕塑语言来表现妙龄少女的纯真、勤劳、美丽和善良,充分展现织女的纯洁无瑕、冰清玉洁的内在特质,以及对人间的爱情向往和渴望,以金字塔式构图表现织女亭亭玉立、忠于爱情的崇高品质。“世界第一牛”--在七夕文化的传说中,牛是牛郎织女得以相知相识,并成为佳偶的重要媒介。为塑造勤劳坚韧、无私奉献的“神牛”形象,该县耗资塑造了这座重达12吨的卧牛铜雕。该雕塑用纯铜铸成,是世界最大的卧式铜牛,为该县最具标志性的雕塑之一。



实践团队前往四季摄影大赛习作展欣赏学习,通过线下亲眼去看、亲身去感受了解郧西地域风景和文化。在此次习作展上有来自不同摄影师镜头下他们所看见的郧西风景和人文,通过照片我们可以看见来参观学习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很多。他们相互探讨对作品的不同见解并通过他们自带的设备记录下会展上的作品。展览的意义除了让人们欣赏优秀作品更主要是提高郧西地域文化知名度,借助互联网、新闻媒体、口口相传、书籍文字等方式的传播来推广郧西文化。



上津古镇夜晚灯火通明,游客络绎不绝。上津古城是湖北省保存最为完整的古城,古城本体、建筑风貌、空间格局均保存较好,对研究明清鄂陕交界地区建筑历史、社会历史具有重要的实证价值。上津古城素有"天子渡口"和"中国小长安"之美誉。2007年入选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七夕故事源于郧西,非遗文化在郧西生根开花。从建筑到自然景观再到特色小吃,郧西依托七夕文化发展文旅产业,相继打响“天上七夕人间郧西”“天子渡口古塞上津”两大文旅品牌,培植规上文旅企业10余家,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十里红妆》演出在每天上午,村子里总会响起喧天的锣鼓声,顿时打破了村庄的宁静。穿着红色喜服的迎亲队伍,正是由本村村民组成的“十里红妆”表演团队。从双石沟“龙桥客栈”出发,与骑着高头大马的新郎一起,穿着喜服,奏着喜乐,浩浩荡荡地前往新娘家接亲。在媒婆的搀扶下,新娘上轿。迎亲队伍又簇拥着新郎、新娘,赶往网红打卡地“喜厢房”拜堂成亲。


双石沟是郧西县观音镇龙桥村的一个小村庄,是一个集非遗文化传承、农村传统工艺作坊、农家乐及特色民宿为一体的“民俗村”,同时,也是郧西县文旅局重点打造的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在郧西县双石沟民俗文化村,有一座全木构的房屋,里面藏着2000多件物品,生动地展示了郧西的民俗文化和农耕文明。郧西农耕文化博物馆(也称郧西天河民俗馆)就坐落在双石沟村,自2018年建成以来,这个博物馆已成为郧西一张介绍天河民俗,体验乡愁、乡韵的名片。